酷爱读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二章 自古天家孝子不败

赵煦再次醒来的时候,天已经亮了。

见到他醒来,负责服侍的宦官立刻就带着宫女上前来,服侍他穿衣、洗漱。

倒是让赵煦一时有那么一点不适应了。

在新世纪最初的时候,他也不适应。

没有人服侍穿衣,需要自己打饭,还得自己洗衣服。

舍友们整天嘻嘻哈哈,没大没小,各种荤段子讲的飞起。

这一切都和他昔日至高无上的帝王身份格格不入。

花了好几个月,才适应了过来。

适应之后,赵煦发现其实也不错。

虽然没了权力,不再是高高在上,众星捧月,说一不二的君王。

但他有了朋友,也开始知晓世界的参差,品味人生的酸甜。

如今,兜兜转转,回到原地,再次成为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皇子。

看着身边的宦官,那谄媚的神色。

也看着宫女们,卑微的低着头,服侍着他穿衣、洗漱。

赵煦有些恍惚。

此情此景,似曾相识。

或许,上上辈子的他,在这个时候,也曾如此,在这寝宫之中,被人服侍着,懵懵懂懂的走向命运的十字路口。

他回想起很多事情。

那些儿时的阴影,那些曾经夜不能寐的夜晚,那些被噩梦惊醒的时候。

也想起了,被党争彻底撕裂的国家。

那一個个在元祐垂帘期间被放逐、贬斥、甚至是编管、贬死的新法大臣。

更想起了,他亲政之后,为了报复,而发动的清算。

邵圣邵述的大义之下。

旧党的一切,土崩瓦解。

司马光、吕公著,只差一点就被开棺戮尸了。

而活着的元祐大臣们,则在官吏的监视下,踏上了前往岭南、崖州的荆棘之路。

他们曾经是如何对待新党的。

现在,新党加倍奉还!

而最终,赵煦的脑子里,回闪着的是有关靖康耻的文字记录。

这些文字变成画面。

汴京城破,赵佶和他的儿子赵恒被扒光衣服,像狗一样,牵着羊向金兵投降。

数以千计的宗室女、贵族女、官宦女以及宫中妃嫔、公主、郡主,赤身**,仅披着一件羊皮,被驱赶到金兵大营之中。

数十万汴京百姓,被绳子串着,驱赶着走向北方。

他们身后,是燃烧的汴京城,是破碎的山河大地,流血的山川,飘满了尸体的黄河。

天下倾覆,江山覆灭。

列祖列宗的陵寝也被挖开,棺椁被暴力肢解,尸骨暴露荒野。

终于,所有画面与文字,汇成了一句诗。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赵煦的手,紧紧握着。

他的胸膛剧烈的起伏着。

肺部的喘息在加剧。

咳咳!

他开始咳嗦!

“殿下……”那个先前还是一脸谄媚的宦官,吓得脸都白了,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

宫女们更是瑟瑟发抖的跪下来。

他们很清楚,赵煦别说有个万一,便是此事被传到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耳中,他们肯定会被杖责!

往死里打的那种!

“我无事!”赵煦深吸一口气,平缓呼吸,他看着惊慌失措的宦官与宫女们,柔声安抚道:“别慌,都且先起来说话!”

他感受着自己肺部的喘息声,他是知道自己的身体的情况的。

在新世纪的时候,赵煦曾借口‘学术研究’,去请教过帝都三甲大医院的呼吸科专家。

就‘宋哲宗’的病情,进行过探讨。

在赵煦自己补充了,相当多的病症特点和生活环境的细节后。

专家们给出了一个结论:应该是过敏性肺炎或者过敏性支气管炎。

总之,就是存在着一种过敏原,导致了呼吸系统的炎症反应。

而从赵煦自己描述的细节看,十之八九,当和宫中的装修材料有关系。

赵煦于是扭头看向这寝宫的陈设。

尤其是墙壁上的颜色。

那鲜艳夺目的朱红,在赵煦眼中无比刺眼!

赵煦住的地方,唤作:庆宁宫,坊间一般称其旧名:皇子位。

乃是仁庙时,专门为了赵煦的祖父,也就是仁庙的养子,后来的英宗皇帝所建。

为了防潮,也为了防虫。

庆宁宫内外的墙壁、梁柱、屏风,用了朱砂、水银、铅混合着粉刷。

而这些东西,都有剧毒!

赵煦有心要立刻下令,派人将这些东西全部铲掉!

他想要从这个地方搬出去。

甚至是搬出大内。

但他不能!

他甚至不能轻易走出庆宁宫!

赵煦知道的,此时此刻,庆宁宫之外的大内皇城,真的是豺狼环伺,虎豹龇牙!

现在,只有这里,只有这个地方是可以百分百确定安全的!

因为……

庆宁宫之外,驻守的禁军,是赵煦的父皇在卧病之初,亲自下密诏给殿前都副指挥使、武康军节度使燕达,命令燕达‘拣选忠良,守备皇嗣’安排的。

于是燕达亲自挑选了曾经追随他西伐夏贼,南征交趾的禁军子弟,以御龙直的身份,安排到庆宁宫外警戒。

同时燕达派了自己的三个儿子轮流坐镇在庆宁宫的出口,日夜守护。

出了庆宁宫,出了这宫闱的保护。

外面的狂风暴雨,就可能会对准赵煦,倾泻而来。

在皇位面前,在至高无上的权力面前。

那些人,什么事情都敢做!

赵煦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后对那宦官说道:“汝去将冯景唤来,我有事要吩咐他!”

“诺!”这宦官忙不迭的领命而去。

没多久,一个三十来岁,身材魁梧,脸型略方,面色稍黑,身着紫袍的宦官,就来到了赵煦面前。

这宦官到赵煦跟前,便躬身行礼,拜道:“臣景拜见延安郡王,未知郡王唤臣前来,有何吩咐?”

这宦官就是服侍赵煦的内臣,勾当庆宁宫冯景,不过,如今的冯景,来赵煦身边还不长,他是去年十二月末,才被赵煦的父皇亲自调来庆宁宫的。

赵煦看着冯景身上穿着的窄袖紫袍公服,眼睛在他的脸上端详着,身体微微前倾。

这是上上辈子,亲政以后,养成的习惯。

也是一种身体语言,意在给人一种‘我很认真,所以,也请你认真’的暗示。

不过,现在的赵煦太小了。

实岁八岁多一点的他,哪怕是在身边的内臣眼里,也属于没有自主行为能力的孩子。

所以,赵煦并不能确保冯景能认真起来。

赵煦想了想,对冯景说道:“我听说,卿是故李忠敏公保举的?”

冯景颇为意外的抬起头,惊讶的道:“郡王竟知此事?”

赵煦没有回答,只是说道:“忠敏公,忠心社稷,死节殉国,诚为内臣楷模,我虽在深宫之中,也曾听说过忠敏公的故事,只恨未曾亲眼见过忠敏公!”

冯景有些激动了,躬身哽咽:“忠敏公若知,郡王殿下如此厚爱,即使九泉之下,也当含笑!”

赵煦微微一笑,看着冯景,道:“卿既是忠敏公保举的,自也当是忠臣!”

冯景立刻从赵煦的话中,品出了点什么,当即条件反射的躬身:“臣愿为郡王殿下牛马走,惟愿贱躯先填沟壑!”

这就对了!

赵煦要的就是冯景的认真。

所以,他才会绕一大圈,去提冯景的保主。

所谓李忠敏,就是李舜举。

元丰五年战死于永乐城,殉国后追谥忠敏。

这位内臣,在九百多年后,还有着文物传世。

就是泰山的白溪白龙池石刻。

在新世纪的时候,赵煦还去看过,保存的不错!

在大宋,保主和保举人之间,是密切联系的。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也不为过。

而赵煦知道,冯景视李舜举为父。

他才会特别提起李舜举的名字。

这就好比新世纪,老板想要员工加班,却又不想给加班费,就只能画饼或者pua。

现在的赵煦,没有权力,甚至连金钱也没有多少!

就只能拿冯景视为再生父母的保主来激(威)励(胁)了。

“善!”赵煦观察着冯景的神色,微微颔首。

虽然上上辈子,冯景已经用他的生命,证明过他的忠诚。

可终究如今形势不同,情况也不同。

赵煦需要确保冯景严肃认真,这关乎他的后续计划,也关乎他自身的安危健康。

“我有两件事情,要拜托爱卿去去办!”

“郡王殿下但请下令,臣万死不辞!”冯景深深一拜,严肃的说道。

“第一件事……”赵煦伸出一根手指来:“卿去替我,从资善堂中取来笔墨纸砚和佛经来!”

说到这里,赵煦眼眶微微发红,深情的说道:“父皇卧病,身为儿子,我却不能亲侍汤药于御前,已是不孝!”

说到这里,赵煦就轻轻抽泣,哽咽起来:“为人子,不能侍汤药,也就只能为父抄写经文,向神佛祈福了!”

冯景和周围的宫女、宦官,全部躬身说道:“殿下纯孝,必感动天!”

冯景更是说道:“臣这便去资善堂,为郡王取来笔墨纸砚及经书!”

延安郡王主动要求为官家抄录佛经祈福。

这是最大的正确。

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情,可以阻挡。

不止如此,冯景还知道,他必须将这个事情高调的传出去。

让其他人知道。

特别是太后、皇后!

赵煦止住哽咽,看向冯景,道:“此事,卿须低调为之,不可惊动他人,尤其不可惊动太母、母后!”

冯景听着,几乎不可思议。

他本以为,这是延安郡王身边的人,给延安郡王出的主意。

但,现在延安郡王却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这实在是……

所以,延安郡王是真心实意的,想要抄写佛经为官家祈福?

不可思议啊!

郡王才多大?

竟纯孝至此!

冯景不禁为自己之前内心的龌龊而感到羞愧。

顿时,冯景看向赵煦的眼神就完全变了。

就听着延安郡王坐在床榻上,认真的说着:“这第二件事情,便需要卿,亲力亲为,亲自监督了!”

“郡王请吩咐!”

“我从今日起,要斋戒!”赵煦缓缓说道:“庆宁宫中,一切膳食,皆不可有荤腥!”

“一切饮水,皆需煮沸,然后以细布过滤!”

“此事,卿亲自监督,切不可有丝毫懈怠!”

冯景听着,不可思议的抬起头,看着赵煦。

他只觉,端坐于床榻上的郡王,仿佛菩萨一般,浑身都在散发着光辉,温暖并感染着他的心。

当即便躬身长拜:“臣谨遵郡王之令!”

赵煦见着,知道冯景肯定会用心了,便点点头:“且去罢!”